第164期 P50生活人文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国防之星”荣誉称号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授予首届“爱国拥军民营企业家”
荣获2018年“中国好人榜”奖
中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于“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
被中国老促会授予:“支持老区发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荣获南粤“杰出劳动模范”奖章
荣获2019年“南粤新乡贤”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惠州市劳动模范协会会长
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火炬手
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35周年“突出贡献奖”
陈桥顿的摄影作品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入选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35周年全国校友摄影艺术作品大展。其作品在国家级、国际级和省级各类影中获奖,近百幅作品在《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年鉴》等专业媒体和书籍上发表。
1993年,陈桥顿创建广东省桥胜集团有限公司。桥胜集团连续29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并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授予“守合同信用企业”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对拥军优属、文教卫生、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不遗余力。20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损款2000多万元。
<前并不算很大,并不是不追求更大,而是我对企业的规划就是要稳,在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逐步充实自己、稳扎稳打,一步步发展,不冒进、不贪求。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我们客家人有句老话:“步子不要太大,你迈不过去,就会摔倒,摔倒就会摔死”,所以在国家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下,我们的民营企业也是要扎根市场、稳步发展、慢慢壮大。也希望我和我的企业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就业等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做一辈子好事儿
杂志:您是一名慈善家,坚持慈善、拥军30余年,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军民共建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光彩事业奖章”,并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能讲一讲做慈善的心路历程吗?2018年您入选中国好人榜,是什么激励您把扶贫助困一直坚持下去?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扶贫经历呢?
陈桥顿:做慈善,做一天、做一次很简单,长期做、坚持做比较难。我认为做慈善、拥军,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做慈善的心不能左右摇摆,要锁定帮扶目标,不随意更换,认准了帮扶群体,就要诚心诚意地坚持做、做到底。我觉得有3个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帮扶:
第一,孤寡老人。现在国家对于孤寡老人的帮扶政策已经很全面很到位了,但是多年前帮扶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时,孤寡老人尤其是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非常不乐观,甚至是难以为继、让人泪目的状态。所以我出资救助,并组织志愿者下乡帮助修房子、建院子,又带技术队教他们种地,既解决短期生活困难,又让生活有长期的基本保障,以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教育。首先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每年教师节我都会给学校捐款,给教师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贴,让老师能够略微改善一下生活,且每年设立高额奖学金,鼓励老师更专心教育学生。教师传道授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越多,国家就会越昌盛强大。
第三,军属。军人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保家卫国,他们的家属我们更应该照顾好。我印象最深刻的帮扶案例就是对老兵和老兵家属的支持。
在沥林有一对夫妻,丈夫参加抗美援朝负伤两次,儿子长大后他们又将儿子送去当兵,非常不幸的是,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儿子牺牲后,这对夫妻一直勤勤恳恳、自食其力,没有增加政府的负担,没有半点埋怨。得知情况后,我每年都会对这对夫妻进行帮扶。
沥林镇有位叫张岩好的烈士母亲,唯一的儿子在1979年的保卫战中牺牲。丈夫经受不住打击,不久之后也悲痛而去,剩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格外艰难清贫。我与她建立联系后去家中探望,发现6个茶杯竟有4种颜色,房屋破损严重,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得知张岩好母女的遭遇,我非常痛心,当即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对外宣称我是张岩好的儿子,并亲自带着施工队,将张家的房子修葺一新,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她,将其当作自己的母亲一般对待。
为让张岩好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我又出资为她重建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还为她购买了彩电和新的沙发,添置了新家具。我陪着她们母女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张岩好对着天堂的儿子和丈夫说:“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我现在又多了一个‘儿子’,他对我很好。”说罢,张岩好就失声痛哭起来,站在背后的我又难过又欣慰,悄悄地流下眼泪。
我对张岩好的付出让很多人动容。曾经欺负张岩好的年轻人也受我的感染,诚恳的向张岩好道歉,并主动在逢年过节时去家中探望她,帮她挑水,为她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88岁时,张岩好因病去世,我以儿子的身份为张岩好设灵堂,并妥善处理她的后事,负责了全部费用。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认识我,知道我的父母去世时都未设灵堂,非常不理解地问我:“这些烈士军属与您非亲非故,您如此热情执着,图个啥?”我认真地回答:“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给活着的人信心。如果没人帮助他们,九泉之下的烈士如何安心?今后谁愿意把子女送去当兵?又还有谁愿为国家安宁冲锋陷阵?”
杂志:“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每5年评审一次,能不能谈一下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时的感受?
陈桥顿:感谢社会与国家对我的肯定,我先后获得过十几个国家级荣誉,荣誉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肯定,更是一种鞭策。荣誉多一份,我的社会责任就多一份。“全国劳动模范”是表彰劳动者的,劳动者是时代发展的主力军,能够有幸得到这份荣誉让我倍感骄傲,又深感责任重大,这份认可督促我更加努力,更加专心地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与千千万万普通而又光荣的劳动者一起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杂志:2008年,您成为光荣的奥运火炬手,能给我们讲一讲当时的故事吗?
陈桥顿:非常荣幸、非常激动,永生难忘、永远激励我。参加火炬手选拔时我是抱着检验自己的态度,想要看看自己是否得到了社会认可。我当时考虑“如果得到了认可,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社会多作贡献;如果没被认可,我也会加倍努力。”成功当选后,我感到荣誉加身、重任在肩,我把祥云火炬当成传家宝,一代传一代,以此教育后代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杂志:2003年,您就在全国率先发起建立军烈士联系户制度,您自己的企业也结对帮扶很多军属。是什么触动您做这件事情?
陈桥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那么作为一名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拥军帮属起源于我的“军人梦”、“感恩心”。
一方面,我有“军人梦”,我的心愿就是当一名军人,可惜年轻时候条件所限,不能实现愿望。但是我始终认为军人们很伟大,保卫祖国、无私奉献,他们长年在外,家属缺少照顾,我就想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让在边防、在祖国各地奉献的军人安心,也让牺牲的军人安心,要做到让死去的人安心,给活着的人信心。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也有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去把拥军帮属这个事情做好做长久。所以我在1996年前后,就推动桥胜集团与驻惠某部结为双拥共建对子,这也开创了惠州民营企业与驻军开展共建活动的先例。至今我已经坚持了20多年,先后投入数百万元为驻军解决实际困难。我最关注的是新时代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爱国拥军,把这项事业做大仅仅依靠我自己是不行的,要靠大家的力量,于是我向惠城区沥林镇的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全镇43位民营企业家也都积极响应,纷纷与驻军结成了共建对子,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
定格真善美的摄影风格
杂志:您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呢?
陈桥顿:那年我9岁,我妹妹7岁,那个年代都没有吃的,我们只能吃地瓜、香蕉头、树叶。有一天我和妹妹实在太饿了,遇到一条河,里面有鱼,我就一直追一直追,结果落水了。我妹妹拼命喊救命,正好有解放军部队在附近拉练,他们救了我,还给我吃的,我非常感激。那时候我就想,我要是能记录下这一刻多好。解放军的无私品格深深影响了我,那次意外也让我懂得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当下,所以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买了一台海鸥照相机,去记录生活的美好,哪怕我刚开始创业,每天忙得不停,我也没放弃摄影,没放弃记录生活。我希望能用生活的美好激励自己、激励大家,珍惜时代、拥抱明天。
杂志:您对摄影同样倾注很大心血,那么工作、慈善、生活与摄影您是怎么平衡的呢?
陈桥顿:我是用60%的时间去管理企业、建设家庭,用40%的时间去回馈社会,其中30%用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只有下一代教育好,国家才会更加昌盛。
杂志:您丰富的人生履历对您的拍摄风格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桥顿:最大的影响就是提醒我时刻珍惜当下、时时满怀希望。从最初的没饭吃,只能吃米糠、香蕉头、树叶到现在美好的生活,我愈加懂得不能忘记过去,也不要在意过去,既要从历史中学会珍惜,更要从时代中谋求奋进。中国越来越繁荣昌盛,我的摄影风格就愈加积极向上,记录美好、分享美好、传递美好,连接过去与未来,让全世界看见越来越好的中国。
杂志:摄影的层次与摄影师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一名优秀摄影师,除了有过硬的摄影技术和运气外,您认为还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重要的品质?
陈桥顿:我觉得除了技术和运气以外,还要有高尚、美好的品质,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和责任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扎根群众、扎根时代,多去记录基层人民的生活,多展示时代的发展与成就,以温情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做一个能够雪中送炭的人。
杂志:摄影作品是摄影师思考的结晶。您觉得应当如何评价一幅摄影作品?
陈桥顿:评判一幅作品的好坏要从多个层面分析。首先,要符合大众审美,摄影作品是供大众观赏的,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是自己满意,还要大众认可。其次,要有个人风格,摄影作品不能是同质的、千篇一律的,要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最后,要思想深刻。摄影的意义在于摄影者把思想、情感注入作品,让作品有深刻思想内涵,才有存世的价值。
摄影的社会价值
杂志:您对自己摄影人生的诠释为“真正的摄影作品不需要言语去说明,而且它也无法用言语说明”,这也是著名的风景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说过的一句话。您怎么去理解这句话?
陈桥顿:作品确实无法言语,但是好的作品能让观者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意义。比如,一位老兵郑重地向着国旗敬礼,观者就能理解到这位老兵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非典时期的照片,观者就能体会到医生和护士冲在一线、全力抢救每个人生命的无私奉献。这些就是好的作品。
杂志:不同于其他商业摄影师为了产品内容而拍摄的初衷,您的商业摄影作品似乎更多的是从产品之于社会的价值意义出发的,原因是什么?
陈桥顿:我就是想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做公益是这个初衷,做摄影也是这个考虑,希望通过摄影作品来传递真善美,弘扬文明新风尚。我认为,如果一个作品对社会有意义,那么就不要为了钱去拍摄,而是要从引导社会、回馈社会的角度去创作,不能一切都为了钱,更要为了文明与未来。
摄影之路上的家国情怀
杂志:您作为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您对于摄影艺术创作有什么心得?对于想要进入摄影行业的朋友和一些爱好摄影的小白朋友们有什么建议?
陈桥顿: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多去记录,记录每个年代,就像我们的70周年庆典、我们的老兵同志等,这些都是不能重来、不可复制的,属于年代独有的记忆,独特是最宝贵的。
第二,一定要不断努力。我们拍摄时,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尽量拍摄好每一幅作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能变得更好,让自己的艺术创作逐渐被大众接受、攀登艺术高峰。
第三,一定要不吝分享。艺术是大众的、是世界的。我们记录了生活的美,就要展现出来,把作品分享出来,让艺术创作在大众共同观赏中实现真正的价值。
杂志:全民摄影时代,有许多摄影人坚持专业器材的重要性,两者是否有冲突呢?您怎么看待?您对摄影器材方面有什么自己特殊的喜爱或是推荐吗?
陈桥顿:我使用摄影器材很专一,最近20多年都是用佳能。我认为,摄影器材是摄影人的亲密助手,了解、掌握、熟练运用摄影器材才能更好地拍摄。对于佳能我还没有了解透彻,使用其他器材就会更加困难,所以摄影器材不在于昂贵,好的作品也不是昂贵的器材才能拍摄出来,关键在于摄影人与自己的摄影器材要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关键在于要多尝试、多拍摄,深入基层了解拍摄对象、融入时代感受变化、置身山水领略风景。比如上次我去桂林拍摄,摄影器材掉在水里,如果是个几十万的肯定非常心疼、非常浪费。
杂志:您的经历值得我们致敬,您的付出、坚持、善良换来成功的果实。作为成功人士,通往成功的路想必也是很艰辛的,有想过放弃吗?让您坚持下来的是什么?
陈桥顿:对于做公益,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公益是有意义、有价值也是有智慧的事情。不管是老兵、部队还是医生、环卫工人、孤寡老人,只要是需要帮助的群体,我都想以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带来温暖和惊喜,哪怕只是一件衣服、一顿饭,只要他们觉得开心,我做的事情就有价值,我也更有动力继续!
公益与摄影相辅相成
杂志:您的企业既在发展中硕果累累,又在回馈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不遗余力。作为一名公益达人,又是一名优秀摄影师,您有没有关于公益类的专题拍摄计划呢?
陈桥顿:关于公益类的拍摄,我一直都在做。在公益事业上,我每年会慰问基层困难群众、请部队士兵吃团圆饭、支持医院和学校建设等,感激各个岗位对于社会的付出。在公益拍摄上,我也一直坚持拍摄老兵、部队、医生、学校、环卫工人等,以后也会继续坚持,并且逐步整理成专题的形式。这个过程中,公益与摄影是相辅相成的,公益事业为摄影创作提供良好素材,公益摄影正是为了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加公益、支持公益,在全社会形成投身公益的良好氛围。
杂志:在“七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作为一名企业家、慈善家、摄影家,您有什么感触、心得或计划吗?
陈桥顿: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弘扬光荣传统,我除了承担企业家、慈善家应承担的义务外,作为一名摄影家,我更要扎根群众、讴歌劳动精神;立足时代,讴歌奋进主旋律;提高站位,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我将把拥军爱民、公益事业做好做大,多拍正面的、积极的、有温度的作品,记录好国家发展壮大的历程、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弘扬好我们的民族文明与传统文化。
杂志:最后对《新时代摄影》杂志的读者和喜爱您摄影作品的朋友们说一些什么吧!
陈桥顿:《新时代摄影》杂志已经发行了很多年,有非常多忠实的读者,我希望《新时代摄影》杂志能够坚持本心,为摄影艺术和时代发展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也衷心祝愿《新时代摄影》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对于喜爱摄影的人,我建议摒除浮华的追求与浮躁的态度,沉下心钻研创作,希望大家能够多拍正能量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越来越好的时代、越来越好的国家;对于反面教材,也可以多拍,以警示社会,引导每一个人多为社会和人民做贡献,大家一起建设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