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宗旨:服务企业界 关爱全社会  凝聚成功理念 成就非凡人生

媒以载道  敏思力行 传播正能量  做中国最大的财经励志人物期刊

第167期 P生活人文

天空飞机轰炸弹 地上古琴抗日声
——高罗佩音乐会募捐爱中华古琴义演
分享到:
本刊记者:郑保春


1937年抗战进入白热化期间,许多国外大使馆迁入重庆。重庆成为全国名家聚焦的文化阵地。

重庆曾是有名的世界雾都。在二战时期,所有的城市没有重庆这么严重的受到日本飞机轮番轰炸,在重庆投放的炸弹量是世界第一。重庆有句老话“五三五四,飞机没炸死,是命大;九二火灾没烧死是福大”。

与此同时,抗战时期来到重庆的琴人也很多。据唐中六先生《巴蜀琴艺考略》记载,抗战中入渝的外省琴家有查阜西、胡莹堂、管平湖徐文镜、徐芝苏、徐元白、梁在平、杨荫浏、杨大钧、程午嘉、陈树三、郑敏(珉)中、阴法鲁、赵罗葬、张炳熹、齐白石等等。除此以外,当时重庆还有几位外国琴家,如荷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 ),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音乐史家毕铿 (LaurenceErest Rowland Picken),美国汉学家艾维(WilliamReynolds BealAcker)等。一批成都琴家也经常来往于成渝之间,或者长住重庆,如张顺成、李变和、王星垣、吕公亮、白体乾、崔善元、俞伯苏等人。时重庆琴家荟萃,最多时达到三十多人。

荷兰帅哥高罗佩,20岁左右,身高180左右,长得英俊,且好学,精通十五国语言,自己特别爱好中文,对中国的琴棋书画,达到痴迷,终身学习中国的书法、绘画、古琴,曾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人,有特别好的情份。常与文化名人,郭沫若、齐白石、徐悲鸿等,有很深的忘年交。他在众多朋友的契合下,位于南纪门凤凰台1号,成立“天风琴社”,时任第一任会长为古琴大师徐元白。“天风”又可形容琴声如天外风声般的空灵、悠远、清扬,还有那么一点神秘肃穆,因此用作琴社名称是再合适不过了。被枪炮与呐喊纷扰的弦音,终于在这个古色古香的院落,重捡“素琴张午月,流水落花深〞的意境。琴声跌宕间,除了因为同调和知音的欢喜,更有炮火之下斯文不灭的欣慰。

高罗佩是个热爱中国文化的荷兰人。他身任外交官之余,研究中国的琴诗书画及房内考等,又写《狄公家》系列小说声名远播。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高罗佩研究专家陈珏说:“百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六十洋客无论台湾和内地,二十世纪影响中国最大的一百个外国人评选中,高罗佩都能在名单上与列宁、罗斯福、丘吉尔、白求恩、费正清、克林顿等平起平坐。”

在重庆的文化圈,有音乐、文学、绘画、古玩圈活动,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张之洞外孙女水世芳,成为了中国女婿。他把自己的住所起名为住所取名为“犹忘斋”,把书房命名为“吟月庵”。

抗战时期天风琴社曾用古琴抗争日本鬼子的大轰炸,在战时陪都文化史上留下了激越高亢的乐章,古琴院命名为天风正是为了弘扬先贤风范,传承城市文脉。高罗佩为了人中国的抗日,在重庆陪都举行了古琴专场音乐会募捐,到场由于佑任、冯玉祥助演弹古筝、查阜西、胡莹堂、管平湖、徐文镜、徐芝苏、徐元白、梁在平、杨荫浏、杨大钧、程午嘉、陈树三、郑敏(珉)中、阴法鲁、赵罗葬、张炳熹、齐白石等等。除此以外,当时重庆还有几位外国琴家,如荷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音乐史家(LaurenceErest Rowland Picken ),美国汉学家艾维廉等。

高罗佩对中国古琴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古琴家,经常与一些著名人士进行琴艺交流,据他自己说,“几乎每天都有一些中国作家和艺术家来我们的 ‘吟月庵’里做客”,而演奏古琴就是饭后的余兴节目。他也经常去外面参加古琴活动,通常也是吃完饭后就弹零、唱歌、聊天、写字,而最常去的地方也是杨少五家有时晚上就住在杨少五的书房内。1943 年中秋,他和王芃生、艾维廉等人在嘉陵江边赏 月联欢,弹琴、吹笛、唱歌,留下一段浪漫佳话。他一生汉学著作颇丰,著有《中国琴道》;考证中国文献中的猿,亲自饲养猿,著有《长臂猿考》;出版《书画鉴赏汇编》,教西方人辨识中国文物:编《东皋禅师集刊》,翻译陆时化的《书画说铃》。

高罗佩特别爱重庆的风土人情,重庆人的耿直豪爽,宽厚待客的优良品质,都留下在高罗佩的记忆中,重庆的川剧,高亢余音绕梁,穿透人心,绵绵地嘶哑的高腔,带着幽默的生活韵味,高于生活的生活艺术,打动了高罗佩的心灵,他经常站在长江边听船工们的川江号子,即兴演唱,看到什么唱什么,描绘生活的其乐无穷。又爱重庆的饮食文化,如担担面、醪糟汤圆、糟米糖开水、抄手、白糖糕、印斗糕、重庆火锅、回锅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白切鸡等,特别爱看棒棒军,抬滑杠,他们的爬坡上坑的调子。重庆迷人的吊脚楼,一排排,一层层,左看右看都是一幅画。

让他感到重庆人有无比的艺术魅力。重庆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两江养育了渝中半岛的有灵气的人们。1944年的秋天,他们的长子威廉 •罗伯特出生在重庆。1945年的2月,高罗佩成为天风琴社的一员。他的同事卡尔巴克曼回忆曾参加过天风琴社的雅集:高罗佩的古琴也发出非常完美的中国式声音来,行家们聚精会神和尊敬地听了他的演奏。1946 年,告别重庆成为高罗佩生活的主旋律。巴克曼说他的告别竟然持续了几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有中国朋友给他送来卷轴画,内容是用很艺术的书法表达的祝福。这些作品后来由著名书法家沈尹默题签,结集为《巴江录别诗书画册》。

高罗佩先生,他收藏了很多古琴,十多把,还有一些文物,他特别爱,收藏的佛像他也供,然后呢,它在临临终的时候给他的儿女交代,一定要把他的琴、文物、书籍、佛像、古董捐赠给重庆三峡博物馆。涓落一把古琴,还有一些。古代的琴谱,还有书法、绘画、佛像、古玩、古董,捐了大批在三峡博物馆啊,也是他对重庆的一种思念,也是他在重庆的一种深情的怀念。

2008年由重庆民政局登记恢复挂牌成立“天风琴社”,天风琴社是一个抗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留给下一代宝贵的财富,不要忘记天风琴社老一辈艺术家,艰辛的奋斗,希望在重庆,新一代的天风琴社的琴人,发挥古琴艺术,传承抗战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艺术魅力。

近年来,高罗佩的儿子及孙子来到中国,并且专程到天风琴社交流。表达他父亲对中国的热爱,对重庆的热爱,对重庆有深厚的感情,又在天风琴社听了新一代的天风琴人的演奏和交流,演奏了古琴曲:重庆高僧竹禅法师写的《忆故人》,这就是两国的友谊,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高罗佩祖孙三代人都来中国,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传统文化的魅力。重庆人要把这个精神,要把这个文化,这个友谊的桥梁继续发扬光大。

 已访问: 31046 次 关闭
  • 壹山傍水

    壹山傍水

  • 深缆之歌

    深缆之歌

  •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