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宗旨:服务企业界 关爱全社会  凝聚成功理念 成就非凡人生

媒以载道  敏思力行 传播正能量  做中国最大的财经励志人物期刊

第134期 P22特别报道

铁血黄花铸魂魄 琴心剑胆向太阳
——记某部四连战友聚会
分享到:

     

      本刊讯 (记者洪求成 涂立明)一个令人热血澎湃、壮怀激烈的节日,2010年8月1日。一个名将陈元光征战的地方,福建漳州。会堂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高昂的招呼、激动的握手、热烈的相拥。不论是鹤发童颜的长者,还是正当壮年的汉子,抑或是身有重疾的病人;不论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还是满脸苍桑的农民,抑或是身居要职的官员。不用打听,不必介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四连的兵。来自中原河南,来自边陲广西,还有浙江、广东、江西、福建,兵从四方来。1959、1966、1973、1984,不同时期的兵,不同款式的军装,相见不相识,但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激动、那么融洽。相逢何必曾相识,因为每人心里都流淌着四连的血。

      原步兵某部四连诞生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诞生在抗日前线黑龙江省松花江畔。曾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二师、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二纵队三十四师、四十九军一四五师、五十五军二一五师、二十九军八十九师。曾三下江南(松花江)、四打四平,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荆沙、衡宝等著名战役,随百万雄师下江南,行军五千里,挺进广西十万大山担任剿匪任务,驻扎玉林苦练精兵。1960年移师广东万山群岛国防施工,1964年到广东台山烽火角围海造田,1968年进驻赣南“支左”,1975年在江西担任看守监狱的任务。1985年百万大裁军,部队整编撤销,连队却保留下来了。
      从战火纷飞的战场,到建设祖国的工地,从挥汗如雨的操场,到屯垦戍边的海疆,连队战功卓著,英模辈出,过硬作风世代流淌,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二十五年了,三十二年了,相聚、同叙、共庆,是四连人魂牵梦绕的期冀。李勇华多年来奔走于大江南北,是战友活的通信录,硬是拐弯抹角挖出失去联系三十多年的老指导员;胡家和几个月打几百个电话,把几十位战友串了起来;还有福州的战友精心筹措,还有漳州的战友企业家倾情资助。终于,美梦成真,终于,欢聚成行。
      聚会上,老赵诗兴大发,口占一首:“夏日炎炎似火龙,银发青丝聚兴浓。天南地北虽遥远,九龙江畔喜相逢。峥嵘岁月怎可忘,战火纷飞当先锋。三下江南打硬仗,桂西剿匪逞英雄。南海屯田扬自力,三支两军立新功。赣水苍茫联精兵,自卫反击显威风。军人天职卫家国,八一军旗添光荣。”不是四连的兵,不可能这么快写出这么贴切的诗作。
      聚会上,老洪亮出一本虫蛀破烂的手抄本,念出一段四连的战斗历程。原来,这是老版的四连连史,许多人寻觅多年而未得的珍本。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踏遍铁鞋无觅处,一朝现身,众人连连惊呼“宝贝”!不是四连的兵,不可能这么久还保留这么古老的纸片。会后,又传来消息:四连连歌也在福建连江一个四连老兵处找到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真情在。
      老政委来了,老参谋长来了,指导员来了,老连长来了。排长、班长都来了,老兵、“新兵”都来了。声音还那么宏亮,腰杆还那么直挺,步伐还那么正,连头发都还是那板寸头。讲起那行伍生涯、解甲岁月,还是那么慷慨激昂。兵的情结,已化作奔流的血,浩荡于全身。为国的情,已成为骨架的钙,左右于人生。殷切的希望,衷心的祝福。拍拍肩,握握手,何时再相逢。情切切,意浓浓,互道珍重。短暂的聚会,化作不朽的回忆。   
 已访问: 13485 次 关闭
  • 壹山傍水

    壹山傍水

  • 深缆之歌

    深缆之歌

  •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