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宗旨:服务企业界 关爱全社会  凝聚成功理念 成就非凡人生

媒以载道  敏思力行 传播正能量  做中国最大的财经励志人物期刊

第153期 P08封面人物

德艺无“边”,大爱有“疆”
——访一代艺术大师、文化使者、书画家、慈善家张柱堂先生
分享到:
本刊记者:立明 燕子


一代大师,德艺无“边”

      张柱堂,河南周口项城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是一代艺苑宗师“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之侄孙。

      受家风影响,张柱堂自幼酷爱书画艺术,5岁时便开始学习书法。曾先后谒拜启功和欧阳中石教授为师,已故启功教授对张柱堂书法的评价是:“功力深厚,骨秀大气,潇洒流畅,清润雅致。”

      1962年,张柱堂以优异成绩成为当地的高考状元。师范学院毕业后,张柱堂主动报名要求到边疆锻炼,被分配到新疆兵团工一师工作。在新疆不管条件有多艰苦,无论每天工作多晚、多累,他都要坚持练一两个小时的书法。而他的书法老师就是古人的字帖,临习历代名家碑帖。颜体、柳体、欧体和“二王”之帖,他挨着练。

       1998年,张柱堂在北京筹建张伯驹文化艺术研究会时,见到了爷爷张伯驹的学生启功和欧阳中石。由于收集张伯驹的书画作品和诗词,张柱堂经常与启功和欧阳中石在一起,所以就拜他们为师。正是这份机遇,才让张柱堂的书法真正有了较大的进步。

       张柱堂回忆,那时,他每天都临帖,积累一个星期后,再拿给启功老师和欧阳中石老师看。启功老师看完后说:“我以前写字也很规整,但‘文革’期间我每天都抄写大字报,贴满三面墙的‘文海’,抄不完不让吃饭睡觉,后来我就写得快了,所以我的行书是抄大字报练出来的。你练了好几种体,但是你得把古人的字体升华成自己的字体,那就难得了。你要像我一样,逼着自己一天要练多少幅字,要有紧迫感,字才能练出来。”老师的一席话让张柱堂羞愧,从那以后他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练十篇,一天又一天,从不间断。欧阳中石老师说:“撇撇如刀,点点如桃,你的楷书要再端庄大方些才好,不要写得太随意了。”

        正是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张柱堂将临过的多种字帖融合在一起而升华,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刚开始也曾犹豫过选择偏向于哪位老师。“启功的书法以其雄厚的底蕴、流畅的神韵征服了我。看他的书法就像听一首歌,可以感觉到音符的跳跃。所以启功老师的书法骨架体系,是我行草书法的根基。我的书法风格也是在此基础上,与古帖融会贯通升华而来。”张柱堂在谈到当年师从两位名家时,对老师的崇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从他严肃的神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年练习书法,纯属喜欢,因为喜欢,所以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回忆起自己走上艺术之路张柱堂如是说。艺术无边,学无止境,正因为这份笃定的执着和坚持,历经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修行,张柱堂逐步形成独特的书家风格,成为我国书法上市第一人,其书法作品在成都文交所上市发售。按照“积德行善,爱国济贫”的家训,张柱堂把义卖所得几千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上。

 已访问: 97151 次 关闭
  • 壹山傍水

    壹山傍水

  • 深缆之歌

    深缆之歌

  •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