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宗旨:服务企业界 关爱全社会  凝聚成功理念 成就非凡人生

媒以载道  敏思力行 传播正能量  做中国最大的财经励志人物期刊

第74期 P8封面人物

用生命点亮艺术,用情感温暖人心
永不凋零的巴山艺术
分享到:
本刊记者:涂立明 辽通
艺术——源自于生活,高于生活
    年己古稀的巴山,既非丹青世家子弟,亦非科班出身。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并非朝夕之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巴山的艺术造诣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并将这些积累加以运用,通过感悟和创新,从而将这些生活积累转化为无穷的艺术。在成为艺术名家之前,巴山所从事的是与现代的点、线、面的几何绘图及无数个算式和数字打交道的工程科学研究,在从这些科学研究中,他将生活及工作上的真谛感悟成人生艺术。同时,巴山也时刻牢记自己儿时的梦想,其执着刻苦,灵动于心。艺术源自于生活,但也高之于生活。巴山将源自于生活的人生艺术转化为高于生活的书画艺术,并将自己创造的艺术与众人分享,提升人们的心境,净化人们的心灵。
     巴山的画,广泛取材于大自然,最能体现他艺术追求的,首推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虾。巴山爱画虾,源于一只又一只的虾曾伴随着他走过艰难的童年。出生于湖北黄冈一湖滨小村的巴山,年幼父母双亡,要饭放牛当佣人,巴山靠着江边人天生的水性,捕鱼抓虾,充饥度日,虾几乎成了巴山生命中的一部分。几十年后他仍清楚地记得那水中的虾的一举一动,神态气势,对虾有着别人想象不到的感情。
      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名气最大的画虾者莫过于画坛巨匠齐白石,巴山自幼崇拜齐白石,但他更欣赏白石老人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他将齐老的教诲记在心中,在苦心研究齐老画虾技艺的同时,对虾的透明感、立体感和动态神韵方面作了大胆创新,自成一格。
听说24年前,香港狮龙洋行董事长携带一幅由我国有关部门赠给他的巴山先生的《百虾图》出境,被海关人员视为“齐白石的传世之作”而扣查长达40多分钟,不允许出关,后经赠画部门多方证实此画乃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巴山先生所画,并非齐白石的遗作。费了一番周折之后,《百虾图》才得以通关。此消息不胫而走,如一石击水,随即在香港及东南亚国家的书画和收藏家中广为流传。眼前的巴山,就像是邻家一位谦逊、朴实、平和的长者,平缓的语调,平和的心态让人忘记他的年龄和身份。在巴老的身边很踏实,就像他讲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画,把中国画在世界上的地位提上去,这是老人家的最大愿望。巴山是一个平凡老人,有着不寻常的人生轨迹,翁以人生做笔,坚韧为墨,勾勒出特有的中国水墨风格。
     有人说:与白石老人之虾不同,巴山画的虾须动戟张,力蓄千钧,大有游龙入荒之势。其代表作是《百虾图》,图上那一百只虾,透明立体,神态各异,动态十足,形成充满巨大的内在张力和高速竞游的画面,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气势。巴山的虾,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难怪有人惊呼:巴山把虾画活了!巴山善于画虾,山水、人物、花鸟画兼攻,他的山水画庄严壮美、气魄宏大,重于表现中国山水的气魄和神韵,师法传统又不拘于传统,他把摄影技巧融会于山水画中,独有风格。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观巴山画后称赞:“其山水画兼蓄摄影与国画艺术魅力”。
24年前巴山送给别人的画被海关扣留这一幕正是来自于巴山对齐白石艺术人生的感悟和创新的结晶。中国有句老话叫“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巴山的“勤”和“思”,正是领悟了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精神。从艺术的角度看,巴山的精神给人启发:勤奋和创新是通向神圣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舍此决无他途。其实,何止艺术,一个想有所作为者,哪里离得开勤奋和创新,勤奋和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勤劳智慧不断创新的民族总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巴山弘扬的艺术是民族的艺术,巴山身上体现的精神实则是一种民族的精神,是一种人生与艺术和谐统一的精神的表现。
 已访问: 42518 次 关闭
  • 壹山傍水

    壹山傍水

  • 深缆之歌

    深缆之歌

  •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