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 P50特别报道
(3)中国曾一度以人口多为荣,以低廉的劳动力作为资本,由农村大量流入城市或国外,现在因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加之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工业发展的支持,出现供不应求,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断升高,造成企业劳动力奇缺,无法使企业从低廉的劳动力中获得利润,迫使许多企业倒闭、关门或停产。
(4)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化,多种原材料价格升值,企业从生产的产品中,所获利润甚少,使企业发展无法向前跨越。
(5)房地产市场低迷,建筑造价高昂,建筑面积储备量庞大,使房地产形成一种泡沫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起主导作用。
(6)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少,各类税收增加,法制、法规、制度较以前健全严格,环境保护要求高等等。
以上诸方面的因素,给企业创造的利润低,生存发展空间有限,摆在企业面前是一道道难关。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怎么办?形势所逼,企业必须忍痛刮爱,必须尽快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升级呢?靠企业自身发展其力量和条件都有限,这就要求政府给政策,以正确理论作指导,改变企业的生产结构,全面衡量,综合运用,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济,扬长避短,各自发挥优势,互为利用,相互补给,相互促进,用宏观经济理论,微观经济理论,综观经济理论,三者结合。用综合发展观全面指导,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努力实现智能化发展,大胆使用并大量引进国外科技人才,解放思想,挖掘多方面的潜力,加大科技含金量,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先进工艺相结合的办法,生产出高、精、尖的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并大量满足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以实现中国产品的领先地位,以巩固和发展中国经济介入世界的强势地位。作为原创的“综观经济理论”及有远见卓识的理论工作者,要努力奋进,赶上潮流,继续发挥理论创新,发挥其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在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迎接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在其中起推波逐流作用。要实现如欧洲的经济学家里夫金所预言的那样:“寄希望中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龙头,“引领亚洲人进入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他还认为:广东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想试点,“可为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再次做出典范。”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又要实现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验区,并为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做出典范,真是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努力赶上,一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