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 P16人物春秋
在身边工作人员的讲述里,我们还知道了很多关于任仲夷的看似平常的小故事。有一次,广东省委对一份即将下达的文件进行意见咨询,这份文件的标题中有“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的字眼。任老看后,有感而发,提笔给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写信:“……用‘大兴’这个词不太合适。以前我们什么都喜欢用‘大’字,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一大二公’……结果怎样?‘大跃进’成了‘大倒退’, ‘大干陕上’成了‘大千陧上’,‘文化大革命’成了‘大革文化命’!上世纪60年代初也曾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果是浮跨风刮得更厉害。所以,我们还是用一些平实的词语为好。我看能否将它改为‘关于切实做好加强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或‘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的决定’这类字眼。妥否?请酌。”后来,省委在正式下文时采纳了任老这一意见。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生动地体现了任仲夷见微知著的政治敏感性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既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认真执著的精神分不开,更与他在多年革命生涯和多次政治运动中锤炼出来的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分不开。
还有一次,任仲夷从上海回来,从中央酒店立交桥到广园高架桥,一边看一边若有所思。几天后,他给广州市委书记和市长写了一封信:“……我从机场出来一路看,一路心情沉重,高架桥灰黑灰黑,确实很难看。本来广州修那么多高架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既然修了就要把它们管理好、美化好,这方面上海做得很好……我们要争取将‘如此多桥’变成‘如此多娇’……”
这封信受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马上派人到上海取经。很快,经过美化、绿化、亮化的数十座立交桥变成了广州市的一道道风景线。
从国家大计到民生琐事,思想者任仲夷似乎永不知倦。他特意请人刻了一枚印章,上面写着“是是非非”。第一个“是”和第一个“非”作动词用,解释为敢于肯定对的,敢于否定错的,敢于“是是”,更敢于“非非”。他说,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都是“是是非非”的过程。
酒逢知己少喝几杯,话不投机多聊几句
任老有逆向思维的习惯,他有许多幽默风趣又富有哲理的语言。例如,酒逢知己少喝几杯,话不投机多说几句;又如奠道人走茶凉,但愿人来茶热……等等,人们常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难得老朋友三五知己相聚一堂,人逢喜事精神爽,通常人们会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任老却有其独特的见解:朋友不需要非要喝得酩酊大醉,是知己少喝几杯还是知已,不因为少喝几杯就不是朋友,不是知己,还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任老却说,话不投机应多聊几句,要知道为什么不投机,特别是领导干部,常言道苦口良药,忠言逆耳,要多听不同意见,多与“不投机的同志多沟通,如果只是与话投机,甚至只是与趋炎拍马屁的一起,那很可能“忠言”听不迸,意见又不喜欢听,久而久之就会独断专横,走向危险,很可能如任老所说的“人民公仆变成人民公害了”。又如“人走茶凉,但愿人来热”。意思说,人走了还要人家热着这杯茶,是不切实际的,更不符合当今提出的“节能减排”,但是人来的时候应该要热茶一杯,这样更符合人之常隋,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为官一任,你是人民的公仆,造福一方是理所当然的,在位时也许是前呼后拥,人家看中是你手中的权力,所以你离开了岗位,离开了权力就要保持正确的心态,正确对待进退流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