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宗旨:服务企业界 关爱全社会  凝聚成功理念 成就非凡人生

媒以载道  敏思力行 传播正能量  做中国最大的财经励志人物期刊

第156期 P50生活人文

英雄的选择—— 九十五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
分享到:


    在卯洞公社时,他们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庙里,一大一小两间,20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4个小孩。一家人除了几个木头做的盒子和几床棉被外,什么家当也没有。

    “他家的窗户很小、又高,屋里不通风,光线暗淡。他那时候分管机关,完全有条件给自己安排好一点。”董香彩回忆:“张富清的大女儿患有脑膜炎,因当年未能及时救治留下后遗症,这么多年来看病花钱,他从来不找组织特殊照顾。”

    “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给全家立下的规矩。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正是困难时期,全面精简人员。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动员妻子从供销社“下岗”。

  孙玉兰不服气:“我又没差款,又没违规,凭什么要我下来?”

  “你不下来我怎么搞工作?”一向温和的张富清脸一板:“这是国家政策,首先要从我自己脑壳开刀,你先下来,我才可以动员别个。”

  孙玉兰下岗后,只能去缝纫社帮工,一件小衣服赚个几分钱。手艺熟练了,就开始做便衣,一件衣服几角钱,上面要盘好几个布扣。

  回家做完功课,孩子们都要帮妈妈盘布扣。到了后来,两个儿子穿针引线的功夫都毫不含糊。

  有人替孙玉兰不平:他让你下来,你就下来,不和他吵?

  “这个事情不是吵架的事情,他给你讲,这是政策问题,他把道理说明白,就不吵。”

  那些年,张富清每月的工资,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除了患病的大女儿,其他三个孩子下了学就去拣煤块、拾柴火、背石头、打辣椒。

  “衣服总是补了又补,脚上的解放鞋被脚趾顶破,就用草裹住捆在脚面上。”小儿子张健全记忆犹新。

  相濡以沫,她理解他。可是,孩子有过“想不通”。

  大儿子张建国高中毕业,听说恩施城里有招工指标,很想去。张富清管着这项工作,不但对儿子封锁信息,还要求他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

  荒山野岭,连间房子都没有,两年的时光,张建国咬牙挺着,不和父亲叫苦。

  小儿子张健全记得,小时候,父亲长年下乡,母亲身体不好、常常晕倒,几个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守在床边哭……

  张富清四个子女,患病的大女儿至今未婚,与老两口相依为命;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工;两个儿子从基层教师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

  子女们没有一个在父亲曾经的单位上班,也没有一个依靠父亲的关系找过工作。孙子辈现在大多在做临时工,一个孙媳妇刚刚入职距县城几十公里的农村学校。

  “父亲有言在先,他只供我们读书,其他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他没有力量给我们找工作,更不会给我们想办法。”张健全说。

 已访问: 43352 次 关闭
  • 壹山傍水

    壹山傍水

  • 深缆之歌

    深缆之歌

  •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晶美钻机油精华液

热门阅读